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带着新生、发展的气息,传达到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2014年2月25日下午,开展了金玉优秀教师名师工作室第八次活动。与会的有小河中心小学全体语文教师以及培育室成员,大家共同经历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下午。
观 课 :精彩课堂
张荔荔和冷亚军老师分别执教《蜗牛的奖杯》《第一朵杏花》。------
引 领: 简约深刻
领銜人金玉老师的讲座《新基础教育视野下-关于教学对话的认识和思考》整体架构,简约深刻,我们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收获颇多。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教学对话的内涵及其基本形式 ”
她指出对话的基本意蕴:教师、学生和文本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场域中通过交互式主体对话达成各方视域的融合,在融合中和谐共生而促进各方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基本形式为阅读对话以及教学对话.
二“教学对话过程及其分析单位”
师生共同围绕文本展开对话,共同挖掘文本的语言意义和精神内涵,并将其个性化和创生性地转化为自身语文能力和精神内涵的过程。就是教学对话过程。教学及其互动生成为整体性分析单位。
三“语文教学对话过程的内在逻辑”
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
四“组织师生有效对话的策略”
我们要学会 织网 刨坑 滚雪球 扭转 开渠
五“建立有效教学对话的常规”
从倾听,发言,讨论各个纬度确立各年级的教学对话常规,并扎实有效的实施。
与会教师时而暗暗惊叹,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欢声笑语,大家品尝了一次专家引领的文化大餐。
议 课: 各抒己见
两位执教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就各自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反思畅所欲言。
我校束建国老师和培育室的成员一致认为冷老师的课教学设计巧妙,层次清晰,扎实有效。但时间的分配不合理,以致无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要紧扣住本课特有的育人价值行课。张荔荔老师的课能不断地创设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具有情趣性。能运用新基础教育课堂的理念,教结构用结构,边读边想象。能借助看图想象,表演等各种手段理解词语的意思。精彩纷呈。但有效开放的力度不够,提升度不够,点状生成较多。
总 结: 催人思考
领衔人金玉老师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两节课存在许多亮点。张老师的课情境化,结构化,情趣化。冷老师的课能学用结合。并提出了重建的建议,张老师的课方法的迁移要关注细节,课堂中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有效的回应。冷老师的课要整合教学设计,语言和人物的品质感悟要紧紧的联系,使整个课堂联结,递进,循环上升。教学设计需考虑孩子的难点,整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生硬割裂。
活动整整持续了半天,听者与讲者情意相融、深度沟通。让所有与会教师揣着“问题”来,带着“明白”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