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He韵管理>>校园新闻
秋天里与经典相约
发布时间:2014-10-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巢肖琴

秋天里与经典相约

 

秋风起,梧桐静立襄盛举!十月的六朝古都---南京,迎来了“第19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

有幸与学校老师一起,一行四人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享受了一次教学的饕餮盛宴!能如此近距离地聆听大师们的课,领略大师风采,让我受益颇多!

王崧舟老师首当其冲,执教了六年级的《桃花心木》。他总是不负众望,带给人以惊喜、震撼。王老师从故事的哲理部分(也即文章的中心句)入手,紧扣“不确定”一词,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展开教学。他先让学生明白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有什么好处,提出四点---独立自主、生活考验、转化能量、努力生长,再启发学生围绕这四点自主质疑,带着为什么能这样的问题去深入解读。第一步,联系文本故事,理解故事中的浇水人是怎样“不确定”地给树浇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二步,联系生活实际,拓展作者林清玄对“云之不确定”的诗意描述,拓展林清玄欣赏的三位古人---陆羽、慧能、玄奘的人生经历,深刻理解人生“不确定”的丰富内涵,领悟“人生之无常”这一大命题,启发学生回到“心”字,面对无常的人生,关键在心态好----心美,一切皆美。这是何等高深的人生领悟!王老师把这样一个人生大问题,融合自己的参禅会悟,巧妙地借由《桃花心木》这个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根植下一颗“人生心木”。王老师的课堂,有现代经典与古代经典融合的文化,是文化的课堂,是将人生哲理文而化之的课堂,深深撼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之树。

赵志祥老师给我们与会老师呈现的《笠翁对韵》是对学生文化之树的深层滋养。整节课上,他教孩子对韵,不仅教给孩子们对韵的方法,更教给了孩子们吟唱韵文、诗句。整堂课上,洋溢着的是他对诗文的深情吟唱,他用深情动听的旋律一句一句地教孩子们吟唱,孩子们学得开心,学有所获,就连听课的老师都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轻轻地吟唱。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不仅学到了一篇韵文、一首诗的吟唱方法,更学会了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相信今天享受到这节课的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一些经典诗文,他们一定会想到给他们上课的赵老师,而在这样的吟唱的过程中,学生心灵的文化之树也将得以阳光雨露般的滋养。

初见薛法根老师,高大清瘦,戴着一副眼镜,满面笑意。让你总感觉这堂课不会枯燥。薛老师是一个充满童心的语文老师,他给孩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课堂,也把自己带进课堂,那时那刻他不像高高在上的知名专家,仿佛成了爱讲故事的大哥哥。在《鞋匠的儿子》一课中让我体会到薛老师的教学风格:简约而不简单。教学中体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环节简化,方法简单,媒介简单,用语简要”,尤其在教学中遵循“三个不教”:学生已懂得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得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得暂不教。实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薛老师巧妙地引导和简洁的发问使得原本繁琐的语文教学有了清晰的条理,更让我们这一行远到取经的客人见到真佛,取得真经!

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文成公主进藏》一课主要围绕三点展开:1、复述课文;2、了解民间故事的知识;3、激发学生拓展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蒋老师的课堂就是一直围绕“学语文”展开。他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围绕梗概扩充故事内容的能力、复述能力等;整堂课蒋老师一直在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一一落到了实处。林莘老师的课以“笑”为习作主题,层层扎实推进,让学生懂得可以从声音、动作方面关注笑,懂得笑与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关。从学生的课堂练笔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能结合性格特点声音、动作等方面去描述人物的笑了。

孙双金老师执教了《李白与月亮》,程婧婧老师执教了《汉字变变变》,管建刚老师执教了《春联》,他们用精彩的课堂演绎,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个别样的新天地,带我们在中华母语的园林里走了一个来回,让我们在重温经典的同时,开启我们的课程意识。每一位教师都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我们语文老师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要怎样弘扬传统文化,给学生以怎样的文化大餐,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所应该深深思考的。聆听古诗书韵,诵读经典美文。秋天,与经典相约,沐浴文化的清辉,带着沉沉的思考,大美无言。

现代与经典的碰撞,流光溢彩!与这样的课堂相约,于我而言,不仅在理念上得到了提升,更让我的心灵深深地震撼。就将这些幻化成美好的回忆,浸润我们的心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孟河镇兴镇路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