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小芬
开放的课堂 结识了平凡又伟大的爱因斯坦
今天,我们四年级语文教师齐聚在四3班,聆听了孙道坤老师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这节课上,孙老师提出了一个大的问题: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以此问题统领了整堂课的内容,并让学生围绕这个大的问题,分别思考“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小女孩爸爸妈妈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爱因斯坦自己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到书上做圈点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再全班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再提出“你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最后补充一些课外的资料,进一步完善了大家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课后,我们备课组集中在一起,讨论了这节课。大家认为,这是一堂高质量的新基础课。首先,孙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了重心下移,课堂全程让学生围绕“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这个大问题,通过思考、讨论,圈点批注,小组交流,全班讨论,解决问题;其次,课堂版块清晰,过程如行云流水,简洁明了;第三,课堂给予孩子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真正做到了课堂的开放性;第四,孙老师补充了更多的课外知识,进一步完善了大家对爱因斯坦的认识,结识了一个自认为平凡事实上是个无比伟大的科学家。
大家对课堂,还提出了一些有待改进和商榷的地方,比如,孙老师是让大家讨论交流完“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小女孩爸爸妈妈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爱因斯坦自己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后,再提出“你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又得重新再到课文中去查找一遍,我们认为可以跟其他问题一起出示;其次,对于学生提出的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能听取别人意见”,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师也没有出示有关答案。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在较短的时间内,勤奋睿智的孙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