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为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实现我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省市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按需设岗,科学设岗,竞聘上冈,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平稳实施。
三、岗位设置
本单位岗位设置总量为146个,包括管理岗位11个,专业技术岗位134个,工勤技能岗位1个。其中专业技术岗位主系列是小学教师系列,其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为134个,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100%。
(一)管理岗位等级和数量
岗位总数为11个,其中单位领导岗位4个;内设机构领导岗位7个。单位领导和内设机构领导11人为双肩挑人员,执行专业技术工资。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和数量
岗位总数为134个,分高级、中级、初级三类。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7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
副高级岗位7个,其中五级岗位0个,六级岗位2个,七级岗位5个。
2.中级岗位87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65%。
其中八级岗位26个,九级岗位34个,十级岗位27个。
3.初级岗位40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30%。
其中十一级岗位18个,十二级岗位18个,员级岗位4个。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
工勤技能岗位为1个,其中中级工四级1个。
四、晋级条件
(一)管理岗位
见附件l
(二)专业技术岗位
见附件2-1、2-2、2-3、2-4
(三)工勤技能岗位
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2.政治思想好,服从组织安排,工作积极主动,具有敬业爱岗和奉献精神。
3.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计算机操作,具有两年以上图科馆、文印工作经验。
4.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5.通过了中级工等级考核,具备了中级工的执业资格。
6.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等次。
7.能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含加班)。
五、实施措施
(一)成立岗位设置领导组织
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两个工作组织。
1.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忠顺
组员:陈继松、言方才、姚灵娣、何小核、彭步良、何光明、徐飞燕、周立萍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办公室为工作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方案制订、指标核定、分值测算、数据汇总、材料上报和聘用合同签订等工作。
2.岗位设置专业技术等级评定委员会
组长:李忠顺
组员:言方才、孙留明、金玉、周纪新、王银浩、殷小平、倪鸿琴、马芬、潘平华、孙建顺
具体负责评定办法的设计与确认,并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
(二)确定岗位等级评定条件
根据《关于印发(常州市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术岗位内部各等级岗位聘用条件(试行))的通知》(常教人(20l0)10号)精神,以完成本岗位工作所需的学识、才能、技术和经历为前提,以岗位工作需要为依据,从本校人员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岗位等级具体评定条件。
学校全面摸底,精心测算,集思广益,多方论证,努力在教工的“资历”(教龄、职龄年限)与“实绩”(专业型和奖励型荣誉)之间寻求平衡点,力求制定的条件更符合首次设岗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年龄层次教工的积极性,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三)编制岗位说明书
结合《关于印发<新北区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常新人 (2010 )86号)、《关于同意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常新人(2010)113号)和《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级评分参考标准》,编制出三类岗位共12个等级的岗位说明书,明确设定岗位的工作性质、任职条件、职责任务、绩效考核标准等主要内容,作为今后人员聘用和管理的主要依据。
(四)设计岗位评定办法
参照《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级评分参考标准》,实行打分制,通过对教学“资历“与“实绩”进行分值量化和评委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岗位等级人选。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1.整理汇总教职工的出生年月、专业技术任职年限、担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年限、任现职务以来的管理工作年限和专业型、奖励型荣誉等相关信息。
2.召开岗位设置领导小组和岗位设置专业技术等级评定委员会联席会议,对教职工的奖励型荣誉进行界定,确定分值,并形成书面意见。在上述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由岗位设置工作职能部门参照《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级评分参考标准》的评分细则打出个人分数。
(五)规范岗位聘用程序
1.召开全校教工大会,公布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的任职条件,并结合实例进行解读。下发教职工信息条交本人核对并签名确认,在核实反馈的基础上确定个人分数并按岗位类别排序。
2.根据岗位等级指标,结合岗位基本条件,确定各等级教职工岗位聘用人员名单。在分数相同,难以确定时,召开领导小组与岗位设置专业技术等级评定委员会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3.按规定时问和程序向社会事业局上报各类表格,进行资格审核。
4.将各类人员的岗位设置情况公示7天。公示期问,教职工如对岗位确定有异议,可向学校岗位设置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诉,由领导小组复议。
5.签订聘用合同。公示结束后,经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各类人员的聘用岗位。参照学校原来的聘用期限,由办公室组织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
六、有关说明
因首次设岗,特将操作中可能碰到一些具体问题做如下说明:
1.工勤岗位级别无变化。如岗位变动,应具备拟任职岗位规定的基本条件报市社会事业局审核。
2.在本聘任周期1年内退休的加8分,2年内退休的加5分,3年内退休的加3分。
3.已过35周岁的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在首聘中加分,下一轮聘任不再加分。
4.
5.首次聘任中涉及的荣誉获得时以
6.2006--2010年度不参加考核者,首聘不晋级。
七、实施步骤
1.2011年1月上旬就岗位设置的相关政策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宣传并于2010年12月底做好教职工情况摸底工作。
2.1月上旬将审批后的学校岗位设置总量、结构比例等向全校教职工进行宣讲。
3.1月上旬成立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术评定委员会。
4.
5.
6.
7.1月中旬召开教代会,讨论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等。
8.1月中旬岗位设置专业技术等级评定委员会进行评定,确定教职工具体岗位设置。
9.1月中旬进行公示,并签订聘用合同。
10.1月下旬参加区社会事业局安排的验收审核。
八、工作要求
岗位设置工作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的稳定与发展,学校领导部门要全面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教工大会、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统一思想,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基本思路与意义,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工作组织和行政处室要明确职责,积极配合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做好该项工作。全校教职工要从大局出发,树立竞争意识与责任意识,从自身发展、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认真看待并积极参与这项工作。